“這個支付流程真快捷,操作快又簡單,比以前方便太多啦!”10月28日,駕車通過繳費出口的劉女士在呼和浩特機場,現場體驗了停車場新鮮出爐的微信4.0版無感支付業務,僅僅用時3秒鐘,就完成了出場流程。28日零點整,呼和浩特機場全面升級停車場無感支付系統,微信4.0版無感支付業務的上線運行,標志著呼和浩特機場在推進智慧機場建設方面更進一步。
圖:呼和浩特機場停車場無感支付上線
近年來,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,電子支付已經覆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,停車繳費也逐漸由傳統的現金支付邁入電子支付的智慧時代。早在2018年,呼和浩特機場便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,開啟了停車場“智慧停車”的探索之路。隨著智慧停車、便捷繳費服務的不斷完善,呼和浩特機場陸續推出了多種智慧停車便捷繳費服務,由最初的現金支付,到綁定銀行卡自動支付,再到提前掃碼限時離場,無感支付業務逐步成熟。而此次開通的微信4.0無感支付系統,既保證了旅客支付的便捷性,同時操作起來也更加簡單,將停車場電子支付比例由最初的20%,提高至目前的80%左右,極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體驗和停車場的運營效率。
圖:旅客使用無感支付快速出場
呼和浩特機場微信4.0版無感支付系統是以呼和浩特市政府打造的“愛青城”APP為依托,將呼和浩特機場智慧停車系統與首府數字生活統一入口進行綁定。旅客只需要在“愛青城”APP平臺完成注冊+綁定車牌,簡單2個步驟就可以開通無感支付功能。此功能開通后,在呼和浩特機場進出停車場時便可實現零操作便捷支付。目前,呼和浩特機場停車場6條繳費通道以全部開通微信無感支付業務,為旅客帶來智慧便捷的同時,大大降低了停車場旅客離場排隊的等候時間。
每個項目的順利運行都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前期努力,微信無感支付也一樣,需要與設備廠家、設備采購方、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多家單位進行溝通協調。為了確保微信4.0版無感支付按期上線與運行,作為項目主負責人的李瑞紅始終認真負責,嚴格把控項目進度。受地區疫情影響,在項目測試的前一天,李瑞紅接到社區通知需要進行居家隔離。在居家辦公期間,李瑞紅隨時隨地把握每一步流程進度,反復與各個接口通過電話、微信的方式緊密對接,處理測試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,沒有一絲一毫的放松。最終在呼和浩特機場與多家單位的共同努力下,微信4.0無感支付以3秒的出場時間順利上線。
此次微信無感支付的成功上線,僅是呼和浩特機場在智慧機場建設的其中一項舉措,今后,呼和浩特機場將持續豐富智慧機場服務內涵,努力打造出集智慧與服務一體的真情服務品牌,更好的服務于旅客,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