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機場,位于呼和浩特東郊,距市中心約15公里,是國務院批準的航空口岸機場。呼和浩特機場始建于1958年,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航空口岸機場,1993年被國際民航組織正式確認和公布為國內14個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之一,成為自治區經貿往來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。經過多年不斷建設完善,目前飛行區等級為4E級,可供波音747-400及以下大型客機起降,并能保證B747-8客機備降,設有1條平行滑行道,長3600米,寬23米,4條快速出口滑行道,6條垂直聯絡道,1條旁通聯絡道,消防等級為8級。呼和浩特機場先后進行了4次大規模擴建,最近一次是2020年。此次擴建改造提升工程包括新建指廊、新建國際航站樓、新建貴賓樓和將現航站樓國際流程改為國內流程。改造完成后,航站樓建筑面積10.6萬平方米,機位70個,廊橋22部,值機柜臺47個,安檢通道24條。2020年,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全年運營航線202條,參與運營航空公司40家,通航城市103個,國際及地區通航城市8個。2021年1月-7月共保障運輸起降5.1萬架次、旅客吞吐量557.2萬人次,目前通航城市87個,航線165條。
2003年前,呼和浩特機場由民航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局管理;2003年12月19日,按照民航屬地化改革的要求,機場由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公司一體化運營。2010年6月,呼和浩特機場公司實施分設運行,是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航空運輸樞紐。2015年5月1日,集團公司母子公司管理模式變更為總分公司后,呼和浩特機場公司成為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公司的分公司。目前,機場公司下設7個職能部門和9個直屬部門,7個職能部門分別為:辦公室、規劃發展部、市場營銷部、人力資源部、安全質量部、航空安全保衛部、黨群工作部。9個直屬部門分別為:運行指揮中心、航站樓管理部、飛行區管理部、地面服務部、信息技術部、安檢護衛部、應急保障部、動力能源保障部、公共區管理部。